[博客翻译]奇怪的非小说类


原文地址:https://lareviewofbooks.org/article/weird-nonfiction/


在《洛杉矶书评季刊》第42期的“闲话”专题中,克莱顿·普多姆将那些旨在“让观众感到不安、困扰或困惑”的非虚构作品置于一个独特的视角下。他写道,在2024年9月的疫情中期,他通过观看克里斯·马尔克导演的梦幻旅行纪录片《没有太阳的旅行》(Sans Soleil),触发了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当时他在一家营销公司工作,试图将文学抱负融入商业计划,而马尔克的电影从纪实到科幻再到哲学沉思,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创作冲动。

普多姆定义了一种名为“怪异非虚构”的文学形式,它看似新闻或非虚构作品,但故意引入虚构元素来挑战读者的认知。这些作品探讨现实世界或其子题,同时质疑其叙述的真实性,或者转向宇宙、恐怖或荒谬。这种非虚构作品常常像是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追逐,仿佛现实本身也隐藏着不可名状的恐惧。

早期的例子包括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散文和小说,奥森·威尔斯的《伪造者》(F for Fake),以及克里斯·马尔克的超现实纪录片。近来,网络视频制作者如康纳·奥马利和alantutorial的作品,通过扭曲平淡的YouTube内容,变为令人惊悚的恐怖;还有推特账号中的奇异角色群像,如Horse_ebooks和Dril;以及乔恩·鲍伊斯和Loab的足球分析和恐怖故事,以及内森·菲尔德尔越来越自我反思的纪录片系列,特别是《排练》(The Rehearsal)等。

怪异非虚构往往带有喜剧或恐怖元素,甚至两者兼有,它在互联网上尤为活跃,因为那里充斥着假信息和恶搞。这种作品的核心是挑战现实的界限,邀请读者一同探索深渊。比如,菲利普·K·迪克的作品似乎预示着他的设想正在变为现实。

3.png

普多姆提到自己曾为一家曾经辉煌的流行文化网站撰写关于模拟理论的文章,认为这是互联网文化的底层代码。然而,当这个网站不再是一个由名人和流言组成的傀儡时,这篇文章可能就是终结篇。他认为,怪异非虚构与科幻作品中的模拟论叙事有着相似之处,都是质疑现实设计的问题。

普多姆指出,怪异非虚构的发展反映了现实与虚构界限的模糊,它从文学和实验电影领域渗透到社交媒体的低俗文化中。例如,《孤独的女孩15》(lonelygirl15)最初看似一个青少年的日常视频博客,后来揭示出一个诡异的仪式。随着技术民主化,怪异非虚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为任何人都能制作和分享内容。

普多姆承认,他对“内容”这个词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尽管它常被营销人员和媒体使用。他认为怪异非虚构利用了内容的模糊性,既批判了将互联网视为一系列导向的观念,又利用了这些导向的局限性和接收者的反应。他甚至在失去营销工作后,开始反思不同文字类型的价值,意识到人工智能可能会改变写作市场。

最后,普多姆反思自己的写作生涯,怀疑是否浪费了太多时间在互联网上的肤浅创作。他引用了威廉·格雷夫斯的《共生心理-心理-心理-心理》(Symbiopsychotaxiplasm: Take One)和彼得·格林纳威的《瀑布》(The Falls)等早期实验作品,指出怪异非虚构并不总是高高在上,而是充满讽刺和粗俗的幽默。他还讨论了作者在怪异非虚构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作品中的谎言如何影响读者对现实的理解。

普多姆认为,怪异非虚构是一种感染,它在现实与虚构之间游走,挑战读者的想象边界。他以YouTube上的“我的房子参观”视频为例,展示了一种怪异非虚构作品如何通过重复和隐含信息揭示其深层含义。他总结道,怪异非虚构可能是对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文化回应,它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普遍的语言。

尽管如此,普多姆也提出,怪异非虚构可能只是“过度填充”,或者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解释。他反思自己是否应该放弃对模拟理论的研究,转而追求更深层次的融合虚构与现实的创作。他最后提到,怪异非虚构的界限模糊不清,就像一个阴谋,不断扩张并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