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翻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变化的临床价值
肺癌是最常被诊断出的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1]。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75%,其中大多数在晚期确诊,其5年生存率仅为15%。2015年,中国估计新增肺癌病例733,300例,肺癌死亡病例610,200例[2]。随着Burnet提出的肿瘤免疫监视理论的发展,肿瘤免疫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3]。众所周知,癌症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极易受到免疫细胞的调控。虽然适应性免疫细胞对肿瘤的完全激活可能导致恶性细胞的根除,但实际上肿瘤生长受到抗肿瘤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和细胞因子介导的肿瘤细胞裂解的抑制[4]。患者免疫系统对临床结果的潜在影响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对识别预测化疗和放疗反应的预后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5]。因此,准确评估癌症患者外周循环中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至关重要,这可能为介导抗肿瘤防御的淋巴细胞亚群重新分布提供参考[6]。